村网通总站 铁炉陈村 461752.nync.com 欢迎您!
《河南日报》11月30日第17版大篇幅报道许昌电商发展盛况,原文如下:
从成为全省首个与阿里巴巴签约的省辖市,到建设全国首个发制品跨境产业带;从传统产业以网为媒谋求新跨越,到现代服务业在市场“蓝海”中持续发力……近年来,许昌电子商务发展风生水起,势头迅猛,今年前8个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56.3亿元,同比增长18.1%,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前列。10月30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16年度中国“淘宝村”名单,全国共有13个,许昌独占6席,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网络经济强省。在许昌,拥抱互联网的行业“弄潮儿”是如何开辟一条新路的?他们有什么样的创新理念和市场策略?一批前行者的探索,能否对更多人产生启迪?
直击“淘宝村”
传统产业:“触网”壮筋骨
每天15时,在长葛市官亭乡尚庄村,圆通、韵达、顺丰等10多家快递公司的车辆准时停在村口的公路上,村民们把包装好的蜂蜡、蜂蜜等蜂产品和养蜂机具从家里运出来,装到车上,发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
“家家户户淘宝店,尚庄村人就是能。买卖双方不见面,照样还是把钱赚。”这句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村民借助电商平台买卖蜂产品的场景。
尚庄是传统的蜂产品专业村。这个人口不过千的小村庄,却有200多户村民从事淘宝网店。“足不出户,靠一台电脑就能把蜂产品卖出去。现在尚庄村每年电子商务交易额有2亿多元。”11月28日,村党支部书记黄卿玉说。
尚庄村村民尚国强是尚庄村第一个勇于尝鲜电子商务的人。2009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淘宝网注册开设了一家蜂机具淘宝店,由于质量高、服务优,网上销售形势很好,引得村民们纷纷效仿。如今,尚国强已成为长葛市蜂业电商协会副会长。
尚庄村村民、卓宇蜂业总经理尚建国也是较早试水电商的村民。“我们公司电商交易额每年保持着20%左右的增速,2015年电商板块实现交易额2000多万元。”
“触网”壮筋骨,蜂产品作为许昌市传统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直接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有1500多人,去年电子商务交易额逾10亿元,占据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
打开淘宝网,搜索关键词“社火道具”,95%以上的网店都出自许昌县灵井镇霍庄村。现有400多户村民的霍庄村,从事社火道具、戏服加工并通过电商销售的有300多户,占全村人口的70%以上。目前,该村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电商有上百户,年销售总额超亿元。
从蜂产品到社火道具,电子商务如一颗颗种子,根植于发展的沃土。截至目前,许昌市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已超过2万人,拥有各类网络商铺上万家,年销售额逾30亿元。在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16年度中国“淘宝村”名单,许昌县灵井镇郭店村、许昌县灵井镇霍庄村、长葛市大周镇和尚杨村、长葛市大周镇双庙李村、长葛市官亭乡岗李村、长葛市官亭乡尚庄村等6个电商村符合“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村内活跃网店数量在100家以上”等标准,成功入选。
网上建平台
现代服务业:瞄准“蓝海”拓市场
11月27日,市民张逸飞在日日鲜商场网站上购买了几斤鲜肉。下班后,他进店报上在线购买所用的手机号码,店内工作人员便把鲜肉打包交给了他。“线上下单,在线支付,线下拿货,方便又快捷。”他说。
张逸飞的这种购买方式,是通过河南鲜易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鲜易控股”)打造的“日日鲜商城”这个“O2O”社区生鲜电商平台实现的。在这个平台,消费者可通过移动端、PC端线上下单,线下取货。同时,该公司还把2000多家传统的生鲜便利店改造成体验店、展示店和配送店,构建起了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社区“O2O”模式。该平台上线一年来,注册用户数已达到3.35万个,年交易额接近30亿元。
“作为一种新业态,‘互联网+’为我们的发展开拓了思路,开辟了‘蓝海’。它一旦与实体相结合,产生的不仅有‘物理反应’,还有‘化学反应’。”鲜易控股董事长朱献福如是说。
在许昌城区,思故台网上商城的上线运营,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作为成立于1993年的许昌思故台批发市场,历史悠久,现有入驻商户1000余家,是集百货、服饰、鞋帽、电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市场。思故台网上商城的打造,是这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传统批发市场“试水”转型。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商不同,思故台网上商城以提供城市生活服务平台为出发点,与思故台市场内的各家店铺实现线上、线下互补。
“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靠什么?靠的是模式创新和业态融合,就是要对生产、物流、资金、信息等要素进行优化整合,让管理更高效,让服务更便捷。”思故台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新辉说。
千年药都禹州市建设融集中交易、集中仓储、信息交流为一体的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对全国100多个中药材产区交易数据进行整合、分析、预判,使禹州中华药城年交易额位居全国第三位;花木之乡鄢陵县发挥品牌优势,打造花木销售平台“中原花木网”,为数千家花木种植公司和上万户花农提供新的产品展示交易模式,让老百姓足不出户把自己种植的苗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开辟了花木销售新渠道。
跨界变跨境
跨境电商:国际市场“掘金”忙
以网为“媒”,“头顶时装”通达四海。开通时间不到一年,交易额突破3000万美元,这是阿里巴巴·许昌跨境产业带递上的一份优异“成绩单”。
许昌是国内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2015年12月22日,作为国内首个发制品跨境产业带,阿里巴巴·许昌跨境产业带上线运营,如今已入驻发制品企业200多家,有60家国际品牌、超过5万个产品上线,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成为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平台上最成熟、最完善的跨境产业带。
跨境产业带如何运作?阿里巴巴郑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阿里巴巴·许昌跨境产业带在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和国际站在线批发平台开设有许昌专区,推介具有一定实力且国外知名的发制品企业优先入驻,享受独立流量。在阿里巴巴热销排名榜上,许昌发制品交易量连续两年保持40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数万种交易商品中居第3位。
“跨境电商,正引领着发制品行业经历一场营销生态的深刻变革。”许昌市国际贸易网商协会会长杜荣卿娓娓道来:与其他商品相比,发制品自身“重量轻、体积小、货值高、复购快”,具备跨境电商行业销售的比较优势;电商的无国界性,可以打造从生产商直抵客户的销售链条,提升出口自主掌控能力……
“2015年,我们实现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其中,电子商务销售收入2200万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5%,可以说,电子商务成了企业出口的主要渠道。”许昌县金福源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学章说,跨境电商让企业与更多的国外销售商建立直接合作关系,带来了营销模式的大变革。
许昌市跨境电商经营发制品、蜂产品、卫浴陶瓷、人造金刚石、冷冻食品、建筑机械等产品,销售遍布亚、非、欧、美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仅发制品一项,许昌市跨境电商交易额逾10亿美元,在全市对外贸易中分量最重、增速最快。
政府搭金桥
电商“井喷”背后的推手
许昌“淘宝村”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被阿里巴巴称为电商发展的“许昌现象”。截至目前,许昌市应用电子商务企业达到3900家,其中应用跨境电商企业突破800家。今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220亿元,同比增长19.6%。
许昌电子商务的蓬勃快速发展,既来自于许昌企业界敢为人先的胆略、智慧和勇气,更源自许昌市决策层全球化的视野、理念和思想的解放。
“党委、政府就是要为企业服好务!”市委书记武国定说。以政府“有形之手”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引领、融资支持、规划引导、平台打造、智力援助,才能成就一个又一个创业梦想。
环境优化。许昌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各县(市)区按照5∶5的比例设立专项资金,在培育电商企业、发展电商园区、支持传统企业和专业市场应用电子商务、加强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入驻电商企业推出免房租、水、电、物业、中央空调费用等多项免费招商政策。
产业做依托。立足于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许昌市先后建设了7个电商园区,占地500多亩,规划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电子商务与当地现代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出现集聚化、错位化发展的趋势。
平台来带动。许昌成为全省首个与阿里巴巴签约的地级市,建成了京东许昌运营服务中心,吸引了浪潮、大芝麻等企业前来入驻,通过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大大提升了当地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电子商务为许昌带来了什么?许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是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的新平台。网商创业门槛低,成长速度快,一个淘宝村就是一个创业“孵化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草根创业的重要方向。二是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利用网络组织企业生产,有助于传统行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许昌蜂产品行业以外贸发展方式倒逼转型,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产业提档升级和集群式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三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发展突破了地域限制,让地处中原腹地的许昌获得了资源共享、“弯道超车”的“黄金发展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许昌创新、创业的舞台上,“互联网+”为无数创业者提供了机会;在许昌电子商务红红火火的背后,一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网络经济活跃区域正在加速形成,一个中原网络经济强市正在快速崛起。